厂区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的应用原理说明: 系统应由主机、传输接口、传输分站、读卡器、识别卡、电源箱、电缆、接线盒、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。在井下主要巷道、交叉道口、必经之路等重要位置安装无线监测读卡器,下井人员携带识别卡,识别卡能发射信号,当识别卡在接收器一定范围内时,监测读卡器接收到识别卡发出的信号,将信号进行分析、处理,并把信号发送到传输分站转成光或电信号传送至地面,地面通过传输接口把信号进行转换,交给计算机进行处理,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。
识别卡具有双向通讯功能,当矿工遇到紧急事件时,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,地面监控主机就会显示出求救人员的信息(包括在那个位置及人员情况),矿方可以组织人员经行抢救及处理。

厂区人员定位管理系统由软件系统和硬件二大部分组成。
软件系统:包括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两部分,用于完成信息采集、识别、加工及其传输,由这两部分软件共同支撑着整个系统的运行。
硬件系统:由井下读卡分站、隔爆电源、数据传输接口和标识卡组成,用于完成人员及车辆井下位置信息采集。
读卡分站:符合本安要求,安装于井下各监控点,读取周围空间的标识卡,并将读取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。
标识卡:人员携带或安装在移动设备上,用于移动目标的身份识别,井下读卡设备同标识卡进行无线通讯来读取信息。
数据传输接口:连接井下设备与监控室的计算机,完成通讯信号的转换和本安与非本安运行环境的隔离。
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:内装备用电池,为井下设备提供稳定的不间断电源。
管理软件:实现对井下人员及设备的跟踪定位信息的采集、分析处理、实时显示、数据库存储、报表打印等功能。